(澳洲金德拜恩小鎮湖邊)
最近幾年也會是未來幾年一直很熱門的討論話題
澳洲打工度假常被問的問題
- 薪水高低
- 體驗生活
- 只是短暫為了錢沒啥用,回台灣就沒工作了
- 你妳只是想去玩,書都白念了
- 你(妳)去工作雖然薪水高,妳不知道澳洲便當一個要200塊台幣嗎
每個人都有對澳洲打工度假的看法(通常是互相牽制 互相嗆聲)
- 有去過打工度假的人
- 沒有去過打工度假的人
- 阿徽算是第三種[念書 工作 年紀成熟一點,去澳洲體驗生活]
阿徽本身從小是標準台灣教制度下培養的標準小孩
本身依照家長的期待[成為他們眼中的好學生 念台灣社會期待的一流大學 研究所]
畢業後的工作都有接上沒有空窗期,符合背包客回台後想找個工作待遇有願景
我自己是在考上台灣的"應用地質技師"後 離開台灣前往澳洲 體驗生活3個月
我覺得我還蠻適合當作第三者去描述這些論點
首先立場
我本身就是支持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族群,雖然我完全沒去過打工度假,不過我是情有可原,依照台灣的制度走下來,其實我周遭的朋友同事同學
根本不會有什麼人有機會去
為什麼年輕人不能說去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因為薪水高
- 老實說這點我就比一班的社會大眾更懂
- 因為他們根本沒去過,根本不瞭解:我要去之前我媽媽就跟我說過那邊便當一個賣200台幣
- 一般社會大眾根本沒領過比較高的薪水(22K-30K)
- 羨慕 忌妒轉換成鄙視:只是去剪剪草、採收果實、收收碗盤,拿這麼高薪一定有鬼。配合上新聞偶而報導打工度假受傷,打工度假變成賣淫
- 假高尚的思想:台灣社會上有錢人都要假裝不賺錢,比如現在最有名的一些建商,一個案子都賺幾百億,也跟妳說不好賺。民代、委員都是說選民服務啥,大多口袋也不會太空
- 打工度假跳脫了傳統大人們的思維:他們的觀念,其實每個制度價大多都是想要讓自己的後輩可以有高薪,但是礙於儒家思想,他們不能說"錢錢錢",只好轉成高學歷、好工作、大企業上班、科技新貴,間接來說賺錢
但是如果反過來思考,為什麼社會大眾真的會這樣想打工度假回來的人
- 看看你周遭的朋友他們回來後,現在變成怎麼樣
- 看看你體驗兩年生活後,回來有帶回什麼東西嗎
- 你這兩年有學到什麼東西真的可以轉換成正面的能量
- 你妳在這兩年澳洲生活,都是靠自己賺錢自己努力,但是你有從你賺到的錢,去提升自己嗎
- 你妳是不是累積了很多壞習慣,跳脫一班社會傳統觀念,其實不代表你可以完完全全不遵守,比如禮貌、人情、人際關係
- 你妳的英文有變好嗎,社會大眾可能就不是很清楚去澳洲其實根本中文也會通,很多人回來英文只是會生活用語,你覺得有用嗎
- 妳都是在英文的環境,跟老外交談很ok,你回台灣妳的英文程度自認為很好,但是你多益、雅思等等檢定能考高分嗎?有人跟我討論過,我說其實你英文可以溝通,但是都是一些不正式的用語,妳難不成面試,或是日後工作簡報的內容,都只是在講,{今天哪間酒吧有特價、喇賽的話語,你知道主詞、動詞、連接詞等怎麼使用在正式的場合嗎
結語: 各位包包們,下次有人問你去澳洲打工的原因,請勇敢地回答就是因為薪水高,但或許可以想想,除了從薪水方面來回答,你是不是也能帶回更多自己的經驗,社會上各種的建議、意見或不中聽的話,你是否可以分辨得出來,從中獲得更多能量呢?
待續~~~
(澳洲露營區、公園、休息站等常看到的BBQ台)
(標準的背包客)
(人在異鄉相聚就是有緣份)
延伸閱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